欢迎来到 法律通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法律 > 正文

长治市“七紧”举措夯实铁路护路工作基础

时间:2024-02-24   作者:佚名   来源:山西长安网  

  

  长治市铁路总里程达870余公里。近年来,长治市铁路护路联防服务中心紧紧围绕省中心和市委政法委对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的总体部署要求,通过“七紧”举措,强化工作措施,突出工作重点,发挥队伍作用,路地协调配合,铁路沿线治安环境明显改善,铁路外部环境得到有效净化,全市铁路安全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紧防重点部位,织密铁路安保“防控网”。长治市在重要节点和重点时期,始终坚持市护路中心人员包县督导,县护路办人员巡回查看,专职护路队员、网格员重点守护,路地部门密切协作,明确重点,盯紧难点,科学布防,责任到人,有力保障了境内铁路线路安全畅通。

  紧扣季节特点,筑牢铁路防患“隔离墙”。针对春秋季多风、农村地区焚火烧荒现象突出的季节特点,长治市加大对铁路沿线重点部位的巡查力度,加大对沿线因地势易起大风的重点地段的巡查,突出沿线群众惯于焚火烧荒的重点区域值守,增加铁路爱路护路巡防、宣传频次,最大限度降低各类隐患风险系数。近年来,沿线因焚火烧荒、彩钢瓦等轻飘物隐患引发的影响铁路安全运行的问题呈逐年下降趋势。

  紧盯职工冷暖,架起服务职工“连心桥”。为体现组织人文关怀,增进队伍凝聚力,提高队伍战斗力,长治市专门向市总工会申请成立了全市护路系统工会组织,逢年过节过生日为工会会员搞福利、向困难职工“献爱心”“送温暖”、对本人及直系亲属住院、去世进行慰问等。同时,每年还组织全市铁路护路联防职工在市级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全方位保障职工身心健康。

  紧密路地协作,拧紧隐患治理“责任链”。长治市充分发挥护路组织协调作用,最大限度地将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和铁路部门积极性调动起来,路地密切协作配合,激发职能优势,并在工作中完善、形成了运行顺畅、高效管用的铁路安全隐患协作工作机制,形成了联防联动、共建共享、责任明确、衔接有力的工作协作机制。该机制建立以来,全市护路组织与路地部门的工作沟通频次明显增加,确保了隐性安全问题浮在面上、责任主体抓在手上。

  紧贴法治主线,奏响法治护路“最强音”。长治市扎实推进爱路护路宣传教育,常态化开展“五进”宣传活动,将铁路法律法规送进沿线村庄社区、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学校家庭,着力提升沿线群众爱路护路意识。近年来,该市在铁路沿线100个重点部位设置了铁路安全警示牌200余块;强化沿线568名重点人员日常管控,并逐一签订铁路安全协议落实监护责任;还为12个县区护路办和护路中队配置便携式宣传音箱,录制爱路护路宣传音频资料,随时随地进行宣传活动,提升宣传工作质效。

  紧抓队伍建设,激发护路人员“源动力”。在认真执行《山西省铁路护路联防系统编外人员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长治市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专职护路队伍绩效考评制度》《护路工作督查督导制度》等发挥制度杠杆作用,对现有人员岗位进行适当调整,最大限度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落实绩效奖惩机制,激发人员履职尽责活力。同时强化绩效考核,每月由县护路办对专职干事、专职护路队员考勤情况、日常工作完成情况、学习情况等14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将工作实绩与个人利益挂钩,现已有10余人次被兑现,优奖劣罚,提振干劲。

  紧控经费使用,管好护路工作“钱袋子”。长治市不断加强护路联防财务管理,不断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大对基层护路办财务工作日常监督,严格把控县区报账关口,确保资金使用安全;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研究、集体审批制度,成立了市护路中心民主理财小组,实施经费使用事前研究,事中监督,事后审批的内部监督机制;落实财务公开制度,在经费支出、下拨等审批集体研究基础上,每季度定期向护路中心全体人员公布财务状况,接受全体人员监督,坚决杜绝违规问题发生。

  来源:山西护路公众号

  

  


原文链接:http://www.sxpeace.gov.cn/article/db17fb05253a4323a1cdfe4c44d04ac1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通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法律通讯网 w.fl-t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