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长治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主题和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主线,以完善党领导法治建设的制度和工作机制为支撑,以贯彻落实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及省、市实施方案为重点,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力打造法治长治“金字招牌”,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取得重要成效。
强化理论武装
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
领航法治长治建设
▲市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
加强学习培训。市委中心组带头集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特邀司法部法治调研局领导作专题报告,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示范领学作用。出台《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工作方案》《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各级党委(党组)常态化学习机制不断健全。
广泛开展宣传。全市“八五”普法讲师团深入各级党政机关、学校、企业等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宣讲350余场,综合利用“报、网、端、微、屏”等平台营造强大宣传声势,“长治政法”“长治普法”等新媒体平台累计发布相关文章1000余篇,浏览量达160余万人次。
深化教育研究。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实施细则》,联合“三省九市”举办第三届“太行法治论坛”,开展“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活动,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研究和理论阐释纵深发展。
健全工作机制
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的
统一领导
高规格谋划部署推进。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全年出台《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等文件28件,先后召开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一办四组”联络员、全市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会等,累计印发《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简报》《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内部情况通报》29期。
认真抓好法治督察工作。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中央依法治国办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推动61项整改措施落地见效。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督察,对12个县区38家企业以及130宗行政处罚案卷进行集中评查,下发问题清单督促整改。
扎实开展法治考核工作。出台《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2023年工作清单》,选聘首届法治督察员36名,将12个县区和83个市直单位纳入法治建设工作专项考核范围。创新年终述法模式,市县两级实现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全覆盖。
持续深化法治实践
引领服务保障社会高质量发展
▲市司法局深入长治高新区开展联企服务专项活动
长治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先后五次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在全省营商环境考核中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等次。在2023年国际化营商环境创新发展论坛上,长治市被评为“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
强化制度支撑。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内容纳入《长治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设立行政立法联系点33个,认真研究吸纳社会公众对法规草案、规章和其他立法工作的意见建议,共清理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营商环境领域行政规范性文件13件。
优化法律服务。实施“万所联万会”机制,全市9家律师事务所与13家工商联、10家商(协)会建立联系服务机制,出台《长治市专业镇高质量发展法律服务指引》,有效助力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在全省首家开展“百所千人办万件实事”便企惠民活动,全市100余家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1000余名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全年办理法律便企惠民实事11746件。成立全市首家民商事调解机构君衡调解中心,充分发挥仲裁职能优势,依法多元化解民商事矛盾纠纷。
依法打击保护。巩固“三晋执行利剑”集中攻坚行动成果,全年执结涉企案件9114件,执行到位49亿元。对“沁州黄小米”地理标志产品开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在“上党中药材专业镇”“屯留渔泽玉米生物专业镇”设立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有序推进行政立法工作。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健全“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推动出台《长治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长治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切实以良法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动法治政府示范创建。上党区入选第二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武乡县“打造‘红色传承+多元解纷’样板”项目入选全省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目前,全市已有6个县区入选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或项目,占县区总数的50%。《长治市狠抓六大举措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被司法部官方媒体刊登。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巩固拓展司法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长子县、襄垣县试点成果,深化乡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出台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协作配合办法,选聘首批行政执法监督员183名,举办全市改革现场推进会,推动基层行政执法协同高效发展。
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
法治社会建设水平有效提升
▲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联合举办“12·4”法治文艺汇演
提升普法宣传质效。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举办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全市法治文艺汇演、市直国家机关领导干部旁听庭审等10项系列活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日益浓厚。积极参与“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市”创建,长治市作为全省唯一地级市被推荐为首批“全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地区”。深化法治乡村建设,该市探索出的“两工程一机制”“三报二督三列入”等工作模式得到省“八五”普法中期评估组的高度评价,并在全省法治乡村建设现场会上作经验交流。长治市李静、宋卫国二人荣获全省“最美普法人”称号。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潞州区“管、评、调”三位一体化解小区物业纠纷工作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武乡县洪水法庭、潞州区矛调中心、上党区光明北路社区3家单位获评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长治市“枫桥式”司法所创建和司法协理员制度试点工作在全省作经验交流。市保险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段忠德等3名调解员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调解员,史红艳等121名人民调解员获评“山西省村级优秀调解能手”。
提供优质公共法律服务。大力实施“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全年共完成免费法律咨询58599次,完成率达146.50%,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126件,完成率达112.48%,长治市工作被省司法厅评为优秀等次。长治公证处入驻公共法律服务大厅,在4个市辖区设置公证办证点,出台系列便民举措,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来源:长治司法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