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作风“加”“温度”。多层次多形式开展“‘一改两为’ 我做什么”大学习大讨论活动,认真检视反思,拿出切实举措,以实际成效推动司法行政工作“上台阶、快发展”。全体干部职工送法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服务区”,用满满的“法治干货”不断增加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的温度和力度。
强服务“减”“屏障”。健全民营企业平等保护机制,完成涉及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清理工作,共梳理规范性文件280件,修改4件,废止2件。全面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保留政务服务事项证明材料156项,实行告知承诺制证明材料122项。落实市场监管领域“首违免罚”,落实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开展市场监管等领域柔性执法。
重保障“乘”“效应”。全面推进“新春访万企 助力解难题”和“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今年以来共组织律师和普法志愿者实地走访县经开区和各乡镇企业20余家,提出法律意见建议30余条。设立7个律师服务民营企业工作室,组织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团开展“订单式”普法宣传活动20余场次。建立律师与企业结对帮扶长效机制,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法治体检”,确保每周有活动、每月有总结。
化纠纷“除”“忧患”。以乡镇、村(社区)人民调解网络为依托,组织基层人民调解员及时摸排矛盾纠纷,对辖区内企业开展网格化排查,全面掌握涉企矛盾纠纷动态,确保预防在先、化解在前。指导协调县总商会、综调会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和基层调解委员会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纠纷20余起。畅通涉企行政复议案件申请渠道,除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外,在保证办案质量的前提下,实行快审快结,尽量缩短办案期限。
下一篇:【党史百年·天天读】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