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通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咨询 > 正文

基层立法联系点驶出公共法律服务“大篷车”

时间:2023-03-13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 欢

  法治日报通讯员 罗蓓蕾

  “我继父和母亲都去世了,他们各自名下房产,我能继承多少?”

  “我家老房子没有房产证,现在可以办吗?”

  ……

  2月28日下午,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广场,2023年武昌区公共法律服务“大篷车”从这里再度启航,法律援助、人民调解、行政复议、公证等法律服务一应俱全,前来咨询法律问题的群众络绎不绝。

  2022年,武昌区在湖北省首创公共法律服务“大篷车”形式,以公共法律服务“大篷车”——百居千家万户行系列活动为牵引,集聚武昌普法、法援、调解、律师、公证、复议等法治资源和司法行政职能,通过“6+N”模式,精心打造“流动司法局”,深受辖区企业群众欢迎。

  武昌区公共法律服务“大篷车”为何将昙华林作为2023年“始发站”?

  原来,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在去年底将昙华林社区设立为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普法是法治建设链条上的重要环节,公共法律服务‘大篷车’从立法联系点再度启航,将立法与普法工作充分融合,是武昌法治建设工作的有效创新。”武昌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太荣说。

  据介绍,武昌区坚持创新立法联系点服务特色,突出立法为民、法治惠民,以公共法律服务“大篷车”为平台,为群众提供“一站式”“订单式”“套餐式”法律服务,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武昌区公共法律服务“大篷车”现已覆盖该区14条街道32个社区,惠及企业和群众10万余人。

  “我们今年重点做好融合文章,将普法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全过程,当好法治惠民智囊团、平安维稳灭火器、司法为民服务员,进一步将公共法律服务‘大篷车’提档升级,推广为武汉品牌、武汉模式。”武昌区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付卫东说。

  湖北谦牧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媛芬是武昌区公共法律服务“大篷车”公共法律服务团成员,也是昙华林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专家学者组成员。“我们将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大篷车’和民意收集‘直通车’的双重驱动,为助推法治武昌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张媛芬说。


原文链接:http://www.moj.gov.cn/pub/sfbgw/fzgz/fzgzggflfwx/fzgzggflfw/202303/t20230307_47354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通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法律通讯网 w.fl-t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