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构筑共管模式,强化责任普法融合力。量身定制普法任务清单,72家执法普法主体认领“责任田”,涵盖共普并治10项共性目标和各负其责100项个性目标。创新推出“一月一主题”法治宣传活动,每月确定一个主题+一个主体承办单位,形成了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大普法格局。
二是构筑互联模式,强化智慧普法亲和力。利用互联网搭建智能平台,推动便捷普法+互动普法+公益普法。马鞍山市司法行政“双微”以及多个普法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号,推送普法产品,互动普法。
三是构筑普治模式,强化特色普法影响力。广泛开展“法律七进”“送法进万企”“千场讲座下基层”公益服务、“一老一少”法治宣传等特色活动,开展“领导干部法治赶考”3场次;组织开展“法治小记者”“护航青春 守望成长”等青少年法治实践活动310余场次;组织 “大走访”“喜迎二十大 送法暖民企”等创意活动470余场次;普法志愿者“骑行送法”100余场次;获命名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7个,省级47个。
四是构筑质效模式,强化阵地普法渗透力。大力实施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引领工程,依托法治基地、法治景区、法治街区、法治公园(广场)、法治橱窗(长廊)等现有资源,组织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通过图文、声像等形式,提升阵地宣传的渗透力和感染力。目前,全市已建成法治橱窗540座,法治文化基地36座,其中2座被命名为全省法治文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