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通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教育 > 正文

总书记挂念的“关键小事”丨让百姓居住更舒适

时间:2022-08-25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百姓安居,多次深入社区巷陌,听民声,察民意,躬身推进“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2022年8月17日下午,习近平在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考察时,同社区居民群众亲切交流。

  

  

  ↑2019年2月1日上午,习近平在北京前门东区草厂四条胡同32号院,高兴地拿起一幅“福”字,亲自贴到门上,给这里的老街坊们拜年。

  

  保护一条巷、珍视一座城,有一方屋宇可以安居,有一片“乡愁”植根记忆。老百姓的“安居梦”正在变成日新月异的现实。

  

  ↑拼版照片:上图为改造前的北京市西城区广内街道达智桥胡同(2015年5月28日摄);下图为面貌一新的达智桥胡同(2022年7月30日摄)。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平遥古城居民范东山在自家的四合院里清理积雪(2022年1月25日摄)。平遥县对古城内私有产权居住性质的传统民居出台了保护修缮补助办法,范东山是第一位享受到该政策补贴的居民。

  

  ↑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周边道路的面貌进行了改造和更新(2021年10月28日摄)。曹杨新村是1951年始建的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2019年12月,曹杨新村成套改造项目启动。

  

  ↑两名商户在新疆和田市“团城”的鸽子巷下棋(2020年5月26日摄),过去这里的居民以出售鸽子等为生。历经4年改造,鸽子巷由曾经脏乱差的棚户区变身为古城的新名片。

  

  ↑这是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棚改安置小区青宜居社区新貌(2019年7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上世纪50年代,武钢建设者们在青山区搭起一处处工棚和简易住宅,这些房屋面积狭小,设施简陋老化。青宜居社区就是在这些棚户区原址上开发建造的大型社区之一,四万多居民搬进了楼房。

  

  

  

  总监制:周宗敏

  监制:孙承斌 邹声文

  策划:刘洁 郑卫 兰红光 赖向东 王建华

  统筹:鱼澜 毕晓洋

  编辑:鞠焕宗 刘大伟 徐亮 岑云鹏 戚文娟 柳文惠 逯阳 罗晓光 杜潇逸

  摄影:鞠鹏 燕雁 王学涛 刘颖 沙达提 程敏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新华社摄影部制作

  


原文链接:https://www.court.gov.cn/xinshidai-xiangqing-3698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通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法律通讯网 w.fl-t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