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一大早,韩城法院桑树坪法庭办公室来了一位特殊的当事人,他比划着双手诉说着自己内心的感激,向法官竖起了大拇指。
三天前,办案法官拿到了卫某与王某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材料,看着起诉状上的“聋哑人,发短信”几个字,法官立即给卫某发短信取得了联系。第二天法官见到了原告卫某,用一问一答的书写方式进行交流,了解案件基本情况。在得知被告现在已经无法取得联系后,办案法官又从被告户籍所在地的村干部处了解到被告常年不在家居住,家里只有其母亲一人在家。虽然被告老家路途较远,但考虑到该案当事人的特殊情况,桑树坪法庭干警放弃中午吃饭和午休时间,立即赶往被告老家,通过向被告母亲说明缘由,让其与被告取得了联系,告知了原告的诉求,被告亦表示会尽快还款。下午三时左右,办案法官收到原告微信,说明了被告已向其转账还款的情况。法官通过微信向原告告知了案件办理的下一步流程,并向原告说明了一并办理退费手续需要携带的相关材料,尽量减少当事人的路途奔波。
7月21日一大早,原告来到法庭申请撤诉,法庭干警急当事人所急,想当事人所想,主动引导原告快速办理了退费手续,所以就出现了本文开始的那一幕。
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是人民法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桑树坪法庭干警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用司法温度切实保障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上一篇:培训机构退费难 高效化解获点赞
下一篇:3500万元!成功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