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司法部发布决定表彰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首都司法行政系统8个集体13名个人荣获表彰,带您揭秘获奖背后的故事,今天一起来看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东城区北新桥街道司法所。
集体简介
北新桥街道位于东城区东北部,东起东二环路,南至平安大街,西至东四北大街、雍和宫大街,北到北二环路,面积2.62平方公里,有5条主要大街84条胡同,现有户籍人口8.09万人,常住人口5.54万人,流动人口1.89万人。辖区内有餐饮特色街区“簋街”,存在人口密度大、困难居民多、居住条件拥挤等问题。
北新桥街道司法所立足本职岗位,创新工作方法,为地区法治建设与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于2019年荣获“全国模范司法所”称号。
加强队伍建设
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干部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强化使命担当,练就过硬本领,2名同志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打造了一支政治忠诚、思想纯洁、业务可靠的干部队伍。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时刻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正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在所内形成了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良好氛围。
夯实业务根基
执法监督经常化。强化服务保障和规范监督,第一时间起草制定相关工作制度,第一时间印制完成执法文书,第一时间解答执法业务咨询。组织召开法制审核小组会12次,提交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案件44件,审核“综合巡查系统”平台数据1356条,开展案卷评查3轮96卷,促进了行政执法规范化,保障了行政执法职权下放工作“接得住”“管得了”。
组织举办行政执法资格考试
组织召开法制审核小组会讨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
法治宣传广泛化
组织开展理论中心组、主任办公会及公务员学法工作,增强街道领导班子和公务员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意识。打造普法大课堂、法治文艺演出等普法品牌,大力宣传民法典等群众关心的法律法规,促进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并助力北新桥街道办事处荣获“2016-2020北京市法治宣传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组织表演小品“粮票风波”
法律服务专业化
完善街道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组织审核法律文件581件,办理诉讼复议案件近30件,促进了依法行政。聘请业务水平高、服务态度好、群众广泛认可的律师担任社区法律顾问,线上线下相结合,举办法治讲座220余场,解答法律咨询案件3749件,社区居民满意度显著提升。
“您身边的财产公证”普法大课堂
人民调解多元化
持续加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吸纳律师、心理咨询师等参与调解。完善分级负责制,积极推进“诉调对接”,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把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4543次,调解民间纠纷845件,司法确认案件57件,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于2020年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
成功调处一起家庭居住纠纷
矫正帮教人性化
探索社区矫正工作规律,抓好矫前调查评估、入矫宣告、监管教育、心理辅导等环节,不断提升社区矫正效果。坚持“向前一步”,积极争取公安、民政、社保、住保、居委会和帮教对象亲属的支持,加强入监帮教和日常走访,协助刑满释放人员解决困难,促进矫正帮教对象顺利回归社会。
到矫正对象家中走访
筑牢疫情防护屏障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司法所全体干部立即停止休假回到工作岗位,与社区干部一起投入疫情防控,深入开展入户宣传、疫情排查、卡口值守、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动员,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两名同志被东城区委组织部评为“社区防疫标兵”,值守点位获得“东城区防疫红旗先锋岗流动红旗”。
参与组织大规模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