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通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制舆情 > 正文

《民法典》 ——如何守护碧水蓝天!

时间:2022-06-29   作者:佚名   来源: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吃播造假?包装过度?

  资源浪费难题如何破解?

  企业乱排乱放?

  矿产、文物资源被非法占有?

  面对种种生态破坏乱象

  法律如何重拳整治?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山西广播电视台

  联合制作系列节目

  《法官说·民法典》

  本期为您讲述

  破坏“绿色” ,这些行为你违法了!

  

  具体案例

  

  

  吃播造假?包装过度?

  《民法典》对资源浪费说“不”!

  

  

  《民法典》第9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绿色原则”,从这一法条我们不难看出,“绿色原则”的核心价值包含两个方面内容: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民法典》第619条规定: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包装方式交付标的物......应当采取足以保护标的物且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包装方式。这一法条对产品的过度包装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回应,要求产品包装也要遵循“绿色原则”。

  

  

  

  散乱污企业乱排乱放?

  不法分子滥采滥伐?

  “惩罚性赔偿”绝不手软!

  

  《民法典》第1229条规定: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典》第1232条的规定:侵权人违反法律规定故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严重后果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

  

  

  面对河道非法采砂

  如何重拳整治?

  严惩!

  

  

  《民法典》明确规定了惩罚性赔偿、修复责任、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这样一来,就极大地加重了恶意违法者实际承担的法律责任,提高了环境侵权的违法成本。

  

  

  

  自家地里挖出文物

  能归个人所有吗?

  不能!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对于破坏文物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偷盗文物的行为必将受到严惩。

  

  

  

  《民法典》 ——破坏“绿色” ,这些行为你违法了!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委会委员

  环境资源审判庭 庭长

  三级高级法官 卜文礼

  为您现场说法!

  

  环境就是民生

  青山就是美丽

  蓝天也是幸福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原文链接:https://shanxify.china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2/06/id/673275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通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法律通讯网 w.fl-t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