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通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动态 > 正文

渣滓洞牢狱里、狼牙山五壮士遗物中......都有这本书

时间:2022-06-29   作者:佚名   来源: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陈列着一部看似普通却绝不简单的经典著作。它纸面粗糙,微微泛黄,却字字珠玑、句句经典,习近平总书记称它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科书”。虽然它只有4万多字,但却先后印刷数十次,发行量数以千万计。这就是刘少奇同志所写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大批不愿做亡国奴的爱国青年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寻求抗日救国真理。因适应形势变化和抗战的需要,大批优秀分子和进步青年纷纷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时,如何引导新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保持党的纯洁性,促进党的队伍健康成长,成为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极其重要的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1938年底,刘少奇在河南渑池一间简陋的砖瓦房里写下了《共产党员的修养》演讲提纲和部分初稿,后来,经多次的修改,最终成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共讲述了九个方面的内容,它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和修养的问题,明确指出共产党员为什么要进行修养、什么是共产党员的修养、如何进行修养以及修养的标准,特别强调了:“一个共产党员,在任何情况下,能够不能够把自己个人的利益绝对地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是考验这个党员是否忠于党、忠于革命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标准。”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本书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指引着无数共产党员成长,也叩问着每一位共产党员的灵魂。在狼牙山五壮士遗物中,人们发现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在党的利益和个人生命之间,五壮士毅然选择跳下悬崖;在渣滓洞冰冷阴暗潮湿的牢狱中,满身伤痕、坚贞不屈的江姐背诵和默写下《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带领难友们一遍遍学习,用29岁的生命践行了“党员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的誓言;在雷锋的驾驶室里,人们看到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本书激励着雷锋舍己为公、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焦裕禄的病床上,人们也看到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以这本书为行为准则,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80多年来,这本书一直是推动我党自身建设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从这本书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淬炼自己的思想和灵魂,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党的事业奉献着自己的生命和力量。今天,它依然是共产党人前行的指路明灯,指引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

  


原文链接:https://shanxify.china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2/03/id/660823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通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法律通讯网 w.fl-t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