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通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 正文

历时25年!这是一场毅力与智慧的考验

时间:2024-05-22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长安网  

  近日,随着犯罪嫌疑人张某某被押解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起发生在25年前的命案告破。

  “唉!我到处躲藏,终究还是逃不掉!”当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新城区分局专案民警出现在犯罪嫌疑人张某某面前时,他不住地哀叹道。

  

  凶案发生在25年前

  该案发生在1999年2月4日晚,张某某为同乡索要欠款,与欠款方发生纠纷,在打斗中用刀将夏某某捅伤致死,随后张某某仓皇逃走,由于现场缺乏有价值线索,致使该案成为了一桩悬案。

  25年来,当时的专案民警有的退休、有的转岗,但新城区公安分局始终紧盯此案不放,每年都要开展命案积案梳理,对张某某的追踪缉捕也从未停止。

  

  “不破不休”缉捕攻坚

  从2023年起,新城区公安分局刑事侦查大队抽调精干警力组建命案积案侦破工作专班,深入研判、创新战法,以“不破不休”的决心,对命案积案在逃人员发起缉捕攻坚行动。作为侦破命案积案工作专班的一员,老刑警李朝晖深知这项工作要面对多大难度。

  “积案因为案发时间久远、线索缺乏、证据灭失,侦破难度很大。但这些案子是压在我们老刑警心头的一块大石头,不破此案,自己这关永远过不去!”李朝晖请缨加入专班时就下定了决心。

  专班所有民警坚信,只要细致再细致,就一定会找到案件突破口。

  经过一遍遍走访调查,加之最新刑侦技术的运用,曾被忽略的案件细节逐渐清晰起来,销声匿迹多时的犯罪嫌疑人的轨迹也渐渐露出端倪。

  

  “刑侦工作很考验人,为了破案,我们要做很多旁人眼里的‘无用功’。但是不要小看这些,点滴工作的量变积累会发生质变。”李朝晖说,寻找犯罪嫌疑人和抓捕过程并不像影视作品中描写的那样紧张刺激,而是需要耐心和细心才能“柳暗花明”。

  经全面梳理研判,“1999.02.04”命案犯罪嫌疑人张某某在甘肃省某地的生活轨迹被警方锁定,这起命案积案的侦破工作终于迎来决定性转机。

  “智慧警务”抽丝剥茧

  整理堆了满满一屋子的案件卷宗,是专班民警必须过的“第一道关”。民警们对几千件卷宗逐字分析,排查案件的每一个细节,从中寻找线索。

  在整理卷宗工作中,刑事技术人员李莉起到了关键作用。

  “受案发时刑侦技术条件限制,提取到的物证非常少,从有限的物证中搜寻蛛丝马迹太难了。”李莉说,“通过‘智慧警务’寻找案件突破口是破获此案的关键,该案最重要的物证是几枚指纹,我把指纹特征牢记于心,一旦出现类似指纹,我会第一时间进行比对。”

  

  “犯罪嫌疑人活动过的所有区域,接触过的所有器物,现场遗留的所有痕迹……都会成为案件侦破的关键。”在李莉看来,她的工作就是要为“前线”民警提供犯罪嫌疑人线索,还需要在犯罪嫌疑人归案后加固证据链,真正把积案办成“铁案”。

  专班民警连续作战、循线追踪,一举将犯罪嫌疑人张某某抓获,为这场历时25年的破案“长跑”画上了句号。


原文链接:http://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41/2024-05/22/content_1272855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通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法律通讯网 w.fl-t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