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通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正文

筑牢黑土地保护法治屏障

时间:2022-07-04   作者:佚名   来源:青海司法行政网  

  

  近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以下简称黑土地保护法),并将于2022年8月1日起施行。黑土地保护法共三十八条,虽然是一部“小法”,但是意义重大。

  “一两黑土二两油”。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由于土壤形状好、肥力高,黑土地非常适合植物生长,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不过,其也因为形成极为缓慢,面积十分有限。目前,我国东北黑土区是全球仅有的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近年来,受自然因素制约和人为活动破坏,黑土地出现变薄、变瘦、变硬等退化问题,尤其是一些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驱动下非法盗采、贩卖黑土资源,这些给我国黑土地保护工作带来诸多挑战。把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确保黑土地不减少、不退化,事关粮食安全,事关生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黑土地保护法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突出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不仅明确了对盗挖、滥挖黑土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责任,而且还规定了政府责任和协调机制、科技支撑、奖补措施以及与林草湿地等相关法律衔接的内容,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更好地保护黑土地。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黑土地保护法的出台,充分彰显出我国对黑土地保护的坚定态度和积极作为。希望各地各部门切实把黑土地保护法学好用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动员最广泛的力量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进一步夯实粮食稳产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

  


原文链接:http://sft.qinghai.gov.cn/pub/qhsfxzw/pfxc/pfrd/202207/t20220704_9184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通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法律通讯网 w.fl-t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