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文书作为人民法院诉讼活动的最终载体,确定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关键凭证是展示法院司法形象的“名片”、衡量法官办案水平的“标尺”,也是群众最清晰、最直观感受公平正义的“窗口”。“能力作风建设年”及“案件质量提升年”活动开展以来,哈尔滨中院创新“自选动作”实施裁判文书专项评查行动,坚持找差距、补短板、练真功、求实效,进一步规范裁判文书制作,提高裁判文书质量,为提升法院司法公信力、维护司法权威奠定坚实的能力素质基础。
初筛作评价
制定《关于开展2022年裁判文书质量评查工作的方案》,对哈尔滨中院第一季度已结案件的3675份裁判文书开展评查,各业务庭室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全面的原则,聚焦文书格式、事实认定、裁判理由、法条援引、裁判主文、技术规范、结构布局等多个方面,严格按照评查标准,对本庭裁判文书进行认真自查和充分讨论,分“好、一般、差”三个档次对文书逐篇作出评价,初步评选出57篇优秀文书和45篇较差文书,并书面说明了评选理由。
复核定优劣
组织6名评查法官在裁判文书初筛的基础上,汇总问题,集中讨论,优中选优,差中选差,逐案撰写评选意见,在102篇文书中评选出院机关第一季度“十佳文书”、“十差文书”。同时对此次评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对裁判文书“行文格式不规范、口语化、错别字较多、标点符号混用、说理不充分”等具有普遍性、针对性、典型性的问题集中归纳,有的放矢提出整改工作建议,真正做到将案件评查与改进工作充分结合起来,应用到业务提升中去。
展评促提升
将“十佳文书”“十差文书”通过电子屏滚动播放等方式在院内公开展评,供全体干警学习、交流、借鉴。各业务庭室负责人在部门内部同步开展公开讲评,让大家在互动中检视不足和差距,对自身的薄弱环节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对症下药,达到学习观摩、红脸出汗、引以为戒的效果。各庭法官看到展评的文书后,纷纷表示要向“十佳”学习,以“十差”为戒,在今后的工作中坚决杜绝低级错误,打造精品裁判文书,争取自己的文书出现在下一季度“十佳文书”行列中。
裁判文书质量是人民法院司法能力、司法水平和审判质效的集中体现,具有高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下一步,哈尔滨中院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源头治理,每季度开展一次“裁判文书专项评查”,以评查促整改、以讲评促提升,切实推进司法办案向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目标迈进,倒逼法官时刻紧绷裁判文书质量这根弦,切实提升素质能力,以精进铸精品、以匠心办铁案,让每一篇裁判文书都经得起历史和法律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