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通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 正文

暖心暖胃!一份来自甘肃省司法厅的法治服务“套餐”,已派送——

时间:2024-03-29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长安网  

  临夏州积石山县地震发生后,甘肃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坚决扛起灾后重建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工作职能,以行政立法、公共法律服务、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宣传为着力点,全力为灾区恢复重建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

  提速推进灾后重建领域立法

  

  聚焦灾后重建重点领域立法问题,组织召开省政府2024年立法计划规章项目评估论证会,推动将《甘肃省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规定》等规章项目列入省政府立法计划,切实把省委省政府关于灾后重建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法律法规制度。

  依法审慎对涉灾后重建政策的《甘肃省巩固经济持续向好态势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20余份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核,有效防范和减少政府灾后重建行政决策法律风险。

  及时贴心提供公共法律服务

  

  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发布《甘肃省司法厅关于为地震灾区群众提供公益法律服务的公告》,公布2种服务方式、5项服务内容、39家服务单位和联系电话,迅速搭建起为灾区群众贴心服务的桥梁。

  依托临夏州5家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通绿色通道,对灾区群众申请的法律援助事项,免予经济状况审查或个人经济状况诚信承诺,一律优先指派办理。全面整合法律服务资源,组织17家律师事务所为灾区政府和群众在房屋建设、合同审查、法律文书起草等方面提供法律服务。组织公证员为灾区群众提供涉及法律事实的声明(死亡、生存)、受赠、监护等13类公证服务。组织司法鉴定人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识别、亲缘鉴定、伤残鉴定等司法鉴定服务,切实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优质高效公共法律服务。

  就地化解多元矛盾纠纷

  

  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灾后重建中的作用,指导400余名州县下沉干部、网格员、司法所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及驻村干部在各受灾集中安置点成立临时人民调解组织145个,充实灾区矛盾纠纷化解组织力量。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灾区实际创新人民调解方式方法,深入灾区一线开展婚姻家庭、邻里、宅基地、土地、财产、继承等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维护灾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截至目前,共调处化解矛盾纠纷350件,调解成功率100%。

  营造浓厚法治宣传氛围

  

  加强对灾后重建普法工作的指导,督促应急管理、公安、交通、教育、卫生健康等部门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分层分众为灾区群众提供普法服务,不断强化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法治意识。

  

  指导临夏州整合普法讲师团、“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等组建灾后重建普法志愿者队伍,开展防震救灾、消防应急、治安管理、刑事处罚等重点领域普法宣传,走访入户432家,发放宣传资料3000份,覆盖人数达2万余人次。在省司法厅“两微一端”“甘肃丝路法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设灾后重建专栏,发布各类信息146篇,点击量达100万余人次。


原文链接:http://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64/2024-03/29/content_1272072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通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法律通讯网 w.fl-t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