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通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 正文

构建京张生态一体化司法保障 北京延庆培育“环资无讼”的理想之花

时间:2024-03-02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长安网  

  近年来,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法院不断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

  

  

  

  

  源头解纷“枫”景这边独好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谷雨时节,在北京延庆的野鸭湖湿地里,516亩鸟粮田正孕育着新一年的果实。

  

  越来越多的鸟类驻足延庆,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之前也有人为此而深感烦恼。2022年7月,为了保护自家果园的苹果不被鸟类啄食,某村果农韩某夫妇私架粘网,致11只野生鸟类死亡。两人因涉嫌犯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和非法狩猎罪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案件审结后,延庆区法院针对巡查监管、科学驱鸟宣传、野生动物致损补偿等问题,向区园林局发出司法建议,在“世界粮食日”前夕收到回函。该局表示,已深化具体工作举措,努力让“野生动物吃得饱、延庆乡亲损失少”。2023年4月,延庆区法院在野鸭湖湿地设立了“鸟粮田保护基地”,为鸟儿打造法治“金刚罩”,守护百万鸟类的“美味食堂”。

  

  

  

  “王法官,有居民反映一工厂违规排放污水,法院这边能去看看吗?”2022年8月,延庆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庭长王薇收到区城指中心依托“12345+12368”双线联动机制转来的投诉工单。该院经与区检察院、区生态环境局联合开展现场勘验和实地化解,最终使厂方认识到违规排污行为可能引发的危害结果和法律后果,将矛盾止步于诉前。

  

  上述案件的妥善处理是延庆法院诉源治理“九宫格”工作矩阵运行后的生动写照。矩阵涵盖党建引领、普法强基、一号响应、风险预警、组织优化、品牌驱动、府院联动、服判息诉、执源治理九个方面。在此架构下,辖区内诸多涉环境资源类矛盾纠纷得以在前端得到高质效解决。

  

  跨域协作联动开创新局

  

  延庆和张家口“山同脉、水同源、气相通”,两地一体化的生态格局离不开一体化的司法保护。近年来,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和延庆区委政法委的悉心指导下,延庆区法院积极推动与张家口市法院交流协作,就构建京张生态一体化司法保障机制进行了积极尝试。

  

  2022年8月,延庆区法院与张家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怀来县人民法院、涿鹿县人民法院、北京市官厅水库管理处联合召开座谈交流会。2023年4月,举办京张生态环境跨域司法保护研讨会。2023年7月,与怀来法院围绕推进护航永定河上游生物多样性保护司法协作开展调研。2023年9月,“延怀赤”三地法院签订司法协作框架协议。2023年11月,与怀来法院签署《官厅水库跨域司法保护协作协议》……

  

  目前,延庆区法院与张家口市法院已建立永定河流域生态保护司法信息互通机制和司法协作互助机制、环境资源专家库共享和联合培训机制。把握信息互通、机制共建、人员互动、资源共享、平安共创五项原则,构建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展互助、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下一步,延庆区法院还将与张家口市法院一起,深入推动跨域联席法官会议机制、法治宣传协作机制、跨域生态恢复协助执行机制等走深落实,借助互联网平台建立京张跨域共享法庭,为后冬奥时代京张一体化协同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护航发展法治启赋未来

  

  2023年8月14日,按照北京法院整体部署,延庆区法院在八达岭法庭挂牌成立环境资源法庭,更加积极主动融入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延伸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为辖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更为坚实的司法保障。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后冬奥时代是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的黄金期,而冰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美生态环境的支撑。为此,延庆区法院召开“助力冰雪产业发展,防范化解风险”新闻通报会,发布《冰雪运动风险防范白皮书》,加强典型案例宣传,精准对接冰雪产业司法需求,提供司法保障。

  

  “延庆东南山·九沟十八湾。”主题教育期间,延庆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俞里江带队前往延庆区井庄镇就司法服务“延庆东南山·九沟十八湾”乡村振兴品牌情况进行调研,对土地清退、闲置资产盘活等重点难点问题提供法治解题思路。

  

  “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是我国环境法预防原则的内在要求,而对我们来说,‘环资无讼’则是一个理想化的极致追求。”俞里江表示,“我们要以最严法治理念对环境资源违法和犯罪行为实施‘全要素、全环节、全链条’惩治,也要以能动司法理念寻找最佳处理方案、做实最佳生态效果。”


原文链接:http://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37/2024-02/28/content_1271590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通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法律通讯网 w.fl-t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