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上午,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贾宇作《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上海法院2023年审结各类案件95.4万件,同比上升23.1%
报告显示,全市法院2023年共受理各类案件97.1万件,同比上升25.2%。审结各类案件95.4万件,同比上升23.1%,审判质效核心指标位于全国法院前列。其中,反映当事人司法裁判认可度的服判息诉率93.3%,位居全国第一;反映案件审判质量的裁判被改判发回重审率1.2%,保持低位优势,位居全国第一;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公报案例、人民法院案例库和全国法院优秀案例428件,位居全国第一。
执行到位1400亿,19.6万人被限制高消费,上海法院强化失信惩戒震慑
报告显示,上海法院巩固执行难攻坚成果,开展“百日执行攻坚”“织网行动”“雷霆2023”等专项执行行动,执结案件19.8万件,同比上升18.7%,实际执行到位金额1400亿余元。完善联合信用惩戒机制,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0.5万人次,限制高消费19.6万人次,罚款1019人次,拘留1617人次,追究拒执犯罪12人次,强化失信惩戒震慑。坚持善意文明执行,完善信用修复机制,为自动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发放《自动履行证明书》《信用评价参考书》,及时解除限制高消费措施、失信名单10.7万人次;坚决杜绝超标的查封、乱查封。
去年上海法院审结4865件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案件,涉案金额170亿
报告表示,上海法院去年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深入推进“全民反诈”专项行动,依法审结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案件4865件,涉案金额170亿元,对缅甸“纵横集团”、柬埔寨“财神集团”等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成员判处刑罚,坚决打好反诈人民战争。
上海法院严厉打击内幕交易、“老鼠仓”等犯罪797件
报告表示,上海法院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向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出司法建议,推动新修订的《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增设多元解纷条款,引导上市公司积极选择诉前调解方式化解纠纷。
审结全国首例涉科创板证券集体诉讼案,促成上市公司与7000余名中小投资者达成和解,投资者获2.8亿元全额赔偿,有力保护了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内幕交易、“老鼠仓”等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797件,妥善化解涉供应链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私募投资基金等纠纷,优化金融司法与金融监管协同善治机制,建立全国首个以金融司法大数据为核心的“金融纠纷风险预警平台”,动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