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通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预警预报 > 正文

宁德市:“三支笔”绘平安建设“新图景”

时间:2024-01-04   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长安网  

  □记者 王淇锋

  12月5日,宁德市公安综合窗口,某船务代理有限公司的郭先生带领14名外籍船员到此办理居住证业务,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所有流程。

  “以前办理类似业务需要来回奔波于多个窗口,而现在只需在一个窗口就能解决全部问题,大大节省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窗口的高效服务赢得了郭先生的满意评价。

  从“有服务”迈向“优服务”,这背后得益于宁德市近年来充分挖掘和利用闽东特色资源,执好服务、创新、治理“三支笔”,不断优化工作机制,积极回应群众需求,着力解决治理难题,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宁德贡献政法力量。

  执好“服务”之笔

  绘就“便民幸福”底色

  2023年6月1日,宁德市公安局打造全省首个公安全警种综合政务服务新模式。通过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公安综合窗口,创新工作理念和制度机制,整合8个警种254个事项,打破警种壁垒和局限,变“一事跑多窗”为“一窗办多事”,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该窗口正式运行以来,共成功受理各项业务4万多笔。

  打造“一窗通办”的公安综合窗口是宁德公安持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助推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成果之一。2018年11月,在公安交警部门和保险行业的共同努力下,福安交警推出事故“快处快赔121”模式,将原来需要3个工作日的案件办理、调解和理赔流程,缩短到最快8分钟办结,形成了“掌上快处、马上快赔、一次不跑、矛盾减少”的新时代社会治理“路上枫桥”经验。

  “121”模式,即“一次关注、两步操作、一键理赔”。群众遇到轻微交通事故只需关注“快处快赔121”小程序,按照要求拍摄并上传事故现场照片,提交驾驶证号等相关信息。接着,由交警部门在线根据事故形态进行责任认定,生成电子认定书,当事人在手机上签名后,即可实现自助认定。在责任认定后,当事人只需点击“一键理赔”并上传身份证及银行卡,值班查勘员处理数据后,理赔款即可当场赔付到位。

  如今,在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省银保监局的大力推动下,福安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快处快赔121”模式经验已在全省推广应用。

  执好“创新”之笔

  绘浓“法治保障”成色

  宁德市是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之一。普惠金融通常采用无抵押贷款方式,若借款方出现经营管理不善等问题,易引发贷款纠纷,进而演变为诉讼案件,挤占本就有限的司法资源。

  2020年5月,蕉城区人民法院联合金融机构在全国首创普惠金融司法协同中心,创新“一核双翼五驱”普惠金融司法协同机制,优选金融纠纷特邀调解员,派驻擅长解决金融纠纷的法官对接指导,在诉讼前端化解纠纷。诉前调解成功,申请司法确认的,由对接指导法官直接办理,赋予强制执行效力;若调解不成功,当事人坚持起诉的,由对接指导法官承办该案,实现“当事人最多跑一趟”。

  自普惠金融司法协同机制实施以来,蕉城区人民法院2020年金融纠纷一审立案数大幅下降,仅为572起,同比下降约60%。2021年8月,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将普惠金融司法协同机制向全市法院推广,推动普惠金融纠纷调处中心在市、县两级全覆盖,形成了诉源治理服务保障乡村振兴的“闽东样板”。

  达成调解协议后,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怎么办?福安市“公法诉调联动”机制解决了这一难题。2021年8月,在福安市委政法委的牵头组织下,福安市公安局联合法院、司法局,以赛岐镇为试点,探索创新“公法诉调联动”机制,通过凝聚基层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等力量,推动矛盾纠纷调解从民事协议到司法确认的转变。

  “公法诉调联动”机制建立后,法官可诉前介入指导派出所专职调解员对矛盾纠纷进行调解,并在形成调解协议后,由法庭予以司法确认,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让纠纷当事人吃下“定心丸”。对于调解失败而当事人希望提起诉讼的案件,赛岐法庭则开启诉讼“绿色通道”,通过快立、快审、快结的“三快”机制,进一步为当事人权益提供有力保障。

  执好“治理”之笔

  绘好“平安和谐”特色

  “修这条路我们家退了两米,你们理应也要退一些!”

  “这也不能怪我,我当时购买这房子时不知道这个情况。”

  12月6日上午,柘荣县双城镇“谢圣耀和事佬工作室”,谢圣耀正在调解一起因修路问题引起的邻里纠纷,正当双方当事人的争执陷入僵局之时,谢圣耀准确抓住纠纷的症结所在,从情理法的角度进行沟通调解,促成双方最后达成和解协议。

  上述案例是“草根和事佬”化解纠纷的一个生动画面。立足“小县大城关”地域特点,双城镇充分挖掘整合本土民间力量,培育“草根和事佬”,创新“常在辖区走一走、遇上求助帮一帮、常在网上看一看、常在事后问一问、案件质量评一评”为核心的“五个一”工作法,提供“点单式”调解服务,积极打造“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民事民调”的基层社会自治模式。

  在柘荣县,新时代“枫桥经验”如春雨绵绵,滋润着这片土地,除了“草根和事佬”工作法外,还催生出“商企(园区)枫桥”多元化服务品牌,为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多元服务;建立“景区枫桥”新路径,护航鸳鸯草场景区发展;打造“1+6+N”法治服务矩阵,推动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项项创新实践,汇聚形成了推进平安建设的“闽东经验”。在法治引擎的推动下,“看得见的平安,摸得着的幸福”已发展成为宁德的靓丽底色。

  责任编辑:林少颖


原文链接:http://www.pafj.net/html/2024/pinganjianshe_0102/3897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通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法律通讯网 w.fl-t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