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通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以拍卖之名诈骗老人钱财 骗子公司“业务员”被判刑

时间:2022-06-29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法院网  

  犯罪团伙假借帮助老年人拍卖收藏品之名设计骗局,收取高额“佣金”“委托费”,骗取多名老年人大量钱财。5月18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对某拍卖公司“业务员”张某诈骗一案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一审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责令被告人张某退赔各被害人经济损失,违法所得予以没收。同时,禁止被告人张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老年人理财销售及相关活动。

  2019年6月至2019年11月间,被告人张某在北京某拍卖公司从事“业务员”期间,伙同高某、林某(均另案处理)等人,给被害人黄某(男,时年82岁)、徐某(男,时年79岁)等拨打电话,邀请被害人将收藏物品带至公司,虚构能帮助黄某、徐某将其收藏品高价拍卖的事实,骗取黄某、徐某“委托费”人民币2万元。

  东城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张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伙同他人以可受托拍卖收藏品并收取服务费用之名,骗取老年人钱财,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依法应予刑罚惩处。尊老爱老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体现,全社会应当自觉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对利用部分老年人知识更新滞后、防范意识减弱,进而设局诈骗老年人财物的犯罪行为,依法应予严厉打击。

  据悉,东城法院此前对该类收藏品拍卖诈骗案件已作出多个有罪判决,分别以诈骗罪判处林某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判处温某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共计挽回39万元经济损失。在这类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法院坚持宣传教育、依法打击、整治规范“三箭齐发”,扎实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依法严惩犯罪,高度重视被骗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保护,积极开展追赃挽损工作,同时延伸治理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涉诈乱象,守护好老百姓的“养老钱”。

  承办法官姬广胜提示,老年人及收藏品爱好者,要提高对诈骗犯罪的防范意识,对涉及钱财的陌生来电应提高警惕,不相信电话宣传或推荐,通过正规拍卖机构进行拍卖,不贪图蝇头小利。同时增强证据意识,发现违法犯罪苗头及时报警,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原文链接:https://bjgy.china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2/05/id/671064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通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法律通讯网 w.fl-t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