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通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政执法 > 正文

【人民法院报】新疆首例侵犯个人信息公益诉讼案宣判

时间:2022-06-29   作者:佚名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新疆首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分别对三被告人判处一年六个月至八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并判处罚金,退缴违法所得、没收作案工具。同时,责令三被告人赔偿损失并在新闻媒体上公开道歉,缓刑考验期间禁止从事电信领域工作。

  2020年11月,被告人博乐市某通讯店店主孙某得知,将办理的用户手机号码及相对应的验证密码发送到微信群,就可以得到相应的返利(俗称“拉新”)。孙某安排店员闫某了解学习,闫某进入“拉新”微信群操作成功返利后,孙某谋划对其他店员进行培训,让店员们做“拉新”。

  2021年1月,在孙某的授意下,闫某、哈某和其余几个店员利用为用户办理移动号码的便利,未经用户允许,以激活用户手机号码为由,将用户手机号码及相对应的验证密码发送至多个“拉新”微信群获取报酬。截至2021年7月,孙某、闫某、哈某等人向多个“拉新”微信群中提供、出售公民个人电话号码信息1855条,非法牟利55790.77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博乐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向博乐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孙某、闫某、哈某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非法向他人出售、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其行为均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对三被告人判处一年六个月至八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并判处罚金,退缴违法所得、没收作案工具。同时,禁止三被告人在缓刑考验期间从事电信领域工作。在合议庭主持下,三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主动退缴了违法所得,愿意赔偿损失,并在新闻媒体上公开道歉。

  ■法官提醒■

  202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明确将个人信息保护纳入检察公益诉讼法定领域,确立了更为全面的个人信息保护格局,使个人信息保护和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严密,标志着个人的信息权益有了更系统的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处理活动有了更明确的法律指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就是保护我们正常的社会秩序。针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人民法院要坚决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充分发挥公益诉讼对公共利益的保护作用,为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原文链接:http://xjfy.china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2/02/id/652179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通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法律通讯网 w.fl-t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