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通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密云法院建立“1+4”家庭教育法治服务体系

时间:2022-06-29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法院网  

  密云法院建立“1+4” 家庭教育法治服务体系

  为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实实施,督促涉案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密云法院构建“1+4”家庭教育法治服务体系,以密云法院与区妇联“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合作协议”为“1”个核心,开展心理疏导、妇联统筹、法治校园、回访帮扶等工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指导的最大效能,全力守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签订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合作协议 联动打造家事纠纷化解平台

  与区妇联会签《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合作协议书》,将法院的司法优势与妇联的统筹特点有机结合,联动打造“和合家事”纠纷化解工作平台。法院开辟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案件“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区妇联协助开展心理疏导、专业调解等工作,加快矛盾纠纷化解。定期通报工作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形成研判报告。利用妇女节、儿童节等时间节点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不断丰富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内容

  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密之语”心理工作室,与社工组织“同心圆心理服务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引入专业心理干预机制,通过个案剖析、批评教育及心理疏导,促进家庭祥和与情感修复,共协助办理案件18件,回访当事人41人次,挽救破裂家庭8个。对家庭教育问题进行分级评估,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当庭训诫、发出《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或《家庭教育指导令》。截至目前,密云法院对相关监护人进行当庭训诫36人次,发出《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家庭教育指导令》23份,开展一对一家庭教育指导23案31人。

  提供“订单式”司法服务 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统筹作用

  密云法院主动问需,对密云区妇联干部开展培训,帮助妇联组织找准工作抓手。制作专题宣传册,由镇街妇联主席发送各村妇女主任,利用“村村响”大喇叭定时广播,促进《家庭教育促进法》深入人心。建立反家暴联盟,协调妇联进行个案沟通,提供“女性终身学习平台”,筑牢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屏障。今年以来,已联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8次,宣传典型案例12次,覆盖60余村9000余人。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16份,营造“零容忍”的反家暴社会氛围,筑牢反家暴司法屏障。

  推进法治校园建设 积极扩展家庭教育指导的辐射半径

  以“共建法治校园 护航青春成长”为主题,会同区教委、团区委签订框架协议,协调联动、职能互补。针对辖区29所中小学校,选配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法治副校长30名,确保一人一校、随叫随到,通过法治微课堂、法治讲座、法院开放日、法治家长会等方式,对在校师生及家长进行针对性指导。将家庭教育指导重心下移,定期反馈案件审理情况,主动收集法律诉求,帮助教育部门开展工作。今年以来,已就16起案件中发现的问题向区教委进行了反馈。

  坚持回访帮扶做法 努力实现家庭教育指导的闭环效应

  坚持因人施策,注重干预指导,为辅导对象量身定制教育指导方案,逐案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档案。坚持跟踪问效,对需要长期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监护人,联合区妇联、团区委组建回访团队,防止“一发了之”。已经开展电话或家庭回访7人次,满意率达到100%。对生活困难的未成年人家庭,积极争取帮扶力量给予关怀,已为8个困难家庭争取到社会帮助。

  

  

  

  

  

  

  

  


原文链接:https://bjgy.china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2/06/id/673427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通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法律通讯网 w.fl-t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