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通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专题 > 正文

四川高院召开全省法院2022年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推进会

时间:2022-06-29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4月11日,全省法院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推进会在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会议全面总结四川法院一年来司法改革成效,分析形势任务,着眼大局谋篇布局,为助推全省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擘画蓝图、汇聚合力。

  

  

  

  2021年司法改革工作回顾

  

  一年来,全省法院秉持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破坚冰、涉险滩、闯难关,攻克诸多改革难题,各项改革举措接续发力,砥砺推进,为“六个实质化”沿着“新、实、深、固、常”脉络递进发展提供持续动能,改革成果充分显现,强有力助推全省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数说改革

  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顺利启动:有序推进“三大任务”,创新推出“5+N”创新举措。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全面起势:知识产权、金融、破产、互联网、大熊猫国家公园5个专业法庭入驻,初步形成“一点”“五院+”“五庭+”新格局,2021年累计收案38720件。司法责任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细化执法司法责任体系改革和建设49项具体举措,制定及修订院庭长审判监管职责、法律适用分歧解决机制等18个文件,民商事司法参考性案例库入库案例122件,初步建成运行。诉讼制度改革不断系统化制度化: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圆满收官,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民诉法决定16条内容,采纳四川建议14条。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全省212家法院均建成诉讼服务中心,53家法院建成“24小时自助法院”,93家法院实现地方矛调中心(综治中心)一体化运行。互联网司法和智慧法院建设成效显著:建成全国唯一跨区域互联网法庭,推动网上诉讼服务平台转型升级,智慧法院建设从3.0向4.0迈进......

  

  2022年司法改革工作这样做

  

  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巩固提升、常效长治,狠抓推进落实,确保司法改革协同推进,全面落实见效。

  四项重点

  (一)处理好服务大局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坚持改革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势中推进、在大事上作为。夯实川渝合作共建成渝金融法院,正确区分金融法院和地方法院金融案件管辖范围,建立跨省金融风险防范信息共享和省内金融审判数据定期分析报告机制,健全人财物和工作机制配套。聚焦天府中央法务区“提功能、升业态”的中期建设任务,加快“一点”“五院+”“五庭+”建设布局,巩固已入驻专业法庭建设成果,逐步由集中审判向规则输出迈进,加强资源集聚,推广“蓉易诉”电子诉讼综合平台,发展以“非接触式”为核心的智慧诉讼服务。完善成渝司法协作指挥协调机构职能,着力信息共享,打通立审执监访的技术堵点,建立信息联络平台,实现诉讼服务一站式、审判事务全领域、执行事务跨区域协作及边际纠纷诉源治理,打造区域一体化司法合作示范品牌。

  (二)处理好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关系,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扎实推进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深刻理解试点目标和价值导向,严格落实省法院实施细则及配套规定,准确把握案件级别管辖、案件提级管辖、改革再审申请程序等“三大任务”要求,积极探索创新特色,完善试点数据指标及统计口径,持续跟踪试点运行实效。深化庭审实质化改革,落实好“三项规程”和新修订民诉法,贯彻落实最高法院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工作意见,加快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建设。不断完善法律统一适用机制,认真执行《关于建立全省法院法律适用分歧解决机制的实施细则》,持续推动民商事司法参考性案例选编入库工作,建立完善案例研究、选编、适用、增补淘汰、智能化检索等配套工作机制,适时研究探索案例库向律师、学者及社会公众等开放使用的方式。

  (三)处理好放权与监督的关系,持续巩固队伍教育整顿制度建设成果。进一步完善审判人员权责清单,明确正面和负面清单范围。完善“四类案件”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对照最高法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四类案件”监督管理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和省法院《全省法院“四类案件”监督管理办法》,结合案件数量结构、审判队伍现状、监督管理需要,及时制定或修订实施细则,科学合理细分“四类案件”具体情形、案件范围,严明监督管理职责,强化技术支撑和督导检查。健全院庭长办案通报、考核、保障机制。落实最高法院《法官惩戒工作程序规定》和省法院《四川省法官惩戒工作办法》,做好惩戒委员会实质化运行、惩戒线索发现和调查核实、惩戒与纪检监察工作衔接,切实把办案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度落实到位。

  (四)处理好司法需求与司法供给的关系,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深化诉源治理,用足用好我省诉源治理“省级统筹”机制和平安建设考核体系,有效集成并充分发挥多元解纷资源作用,创建一批“枫桥式人民法庭”,推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推广设立诉讼服务站(点),合理布局诉讼服务中心窗口功能,围绕“一次办好”目标,全面梳理诉讼服务项目清单,逐项制定服务标准,规范诉讼服务流程,持续打造“24小时自助法院”。切实贯彻“三个便于”“三个服务”“三个优化”工作原则,下大力气优布局、厚保障、强指导,巩固提升人民法庭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司法建设,严格落实人民法院在线诉讼、在线调解、在线运行三大互联网司法规则要求,强化科技赋能,推动互联网司法建设从分散探索走向系统集成。充分发挥成都互联网法庭管辖集中化、案件类型化、审理专业化的优势,在互联网不正当竞争、域名、网络交易等方面,打造精品案例,为树立网络空间裁判规则提供四川样本。


原文链接:http://scfy.china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2/04/id/662829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通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法律通讯网 w.fl-t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