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的引导员、社情民意的调查员、法律服务的先行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伊犁州直各县市大力推进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聚焦化解群众面临的各类法律问题,选树培育了一支素质高、结构优、能力强的“法律明白人”队伍,有效推进了法治乡村建设,提升了基层依法治理水平。
法律培训强本领
近日,伊犁州司法局组织开展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训,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夯实社会法治基础”为主题,为大家讲解婚姻家庭、劳动保障、合同签订等与基层社会治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笔者了解到,伊犁州直各县市通过多层次开展各类法律法规培训、法治大讲堂等,积极培养群众身边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队伍,并依托农牧民夜校、村法律服务室等,广泛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提供基层法治人才保障。
“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首先自己要学懂弄通,才能在调解时讲出大家信服的法理。平时我很注重充电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霍城县三道河乡塔尔吉村党支部书记、村(社区)“法律明白人”海勇军说,他不光积极参加各类法律法规培训及学习,还利用业余时间去图书室借阅法律知识读本,或通过学习强国、法治节目等平台了解法治案例,学习法律知识。
笔者了解到,像海勇军这样的“法律明白人”在基层数不胜数。他们积极学习法律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基层工作中,增强了为民服务能力,群众遇到的各类法律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法律明白人”也在学习实践中成长,成为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调解纠纷促和谐
“感谢村委会的干部帮我解决了烦心事,今晚可以睡个安稳觉了。”1月28日,家住新源县吐尔根乡喀拉奥依村村民杜某拿到了1.2万元的土地承包款,困扰他的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妥善化解。
1月28日,喀拉奥依村“法律明白人”刘永兴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2020年,杜某承包了阿克克尔喀村村民林某的10亩地,约定每亩350元承包费,承包期至2028年。但在2023年1月初,杜某以土地承包费过低为由,要求解除土地承包合同。两人因此引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
要想妥善化解矛盾,必须调查清楚事情的原委。为此,刘永兴一边前往乡司法所、自然资源工作站等部门,了解学习土地承包方面的法律知识及土地管理法中关于土地承包的政策规定,一边找双方当事人了解情况,协调双方诉求。
在调解中,刘永兴从邻里和谐、友爱互助的角度,劝说双方当事人以和为贵,并将法理与情感相结合,向林某普及了相关法律知识,讲解了按照民法典中的公平原则,现在承包的地价随行就市,逐年在增长,按照情势变更原则,应该给对方补偿或提高地价款。
最终,在刘永兴耐心的调解下,双方当事人的心结慢慢打开,最终两人握手言和,并达成了协议,林某付给杜某1.2万元补偿款。
笔者了解到,伊犁州直各县市村(社区)“法律明白人”作为群众身边的法律人才,已然成为调解基层各类矛盾纠纷的重要力量,他们将所学的法律知识,应用到宣传法治、化解矛盾、民主监督等各个领域,有效助力基层治理,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逐步深入人心,提升了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普法宣传接地气
农村既是法治建设的重点,也是法治建设的薄弱环节,开展“送法下乡”活动是推进乡村法治建设的重要方式,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
连日来,新源县司法局阿热勒托别司法所组织村(社区)“法律明白人”深入开展“普法进万家”大宣传、大走访活动。
活动中,“法律明白人”深入群众家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辖区广大群众解读了宪法、民法典、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等法律知识,积极引导群众通过合理合法方式解决矛盾纠纷,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
辖区群众纷纷表示,“法律明白人”开展普法宣传很接地气、很实用,大家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
活动中,共为群众发放普法宣传册、法律书籍1800余份,现场解答法律相关咨询190余人次。
笔者了解到,村(社区)“法律明白人”积极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入户与群众唠家常、倾听社情民意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送法活动,将国家的政策与法律知识及时送到群众身边。同时,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将普法宣传与法律服务相结合,以“法理+情理”及时有效解决纠纷,架起与各族群众沟通的连心桥,让各族群众对普法宣传听得懂、能接受、愿参与,极大地激发了各族群众的学法热情,增强了全社会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村(社区)“法律明白人”秉持为民办实事的理念,始终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与群众一起学法用法,让群众感受法治温度,在乡村营造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围,为基层法治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