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通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西城法院开展“法护青春·远离毒害”国际禁毒日线上普法活动

时间:2022-06-29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法院网  

  

  6月24日上午,在第35个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西城法院联合西城团区委、西城团教工委举办“法护青春·远离毒害”国际禁毒日普法“云课堂”活动,邀请到院团委副书记、民二庭法官助理王伟,刑庭法官助理刘晓政授课,来自西城区的多所中小学的学生、西城区社区青年汇的青年百余人通过线上方式参与活动。活动由院团委书记、新闻宣传组组长周杰主持。

  活动首先通过《“未”爱起航 法润成长》视频片云参观了西城法院家事少年法庭。随后王伟开展讲座,王伟表示毒品具有依赖性、耐受性、非法性、危害性这几个特征,鸦片、海洛因、甲基苯内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都属于毒品范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有很多,无知和轻信,受毒贩引诱,毒品的种类非常多,而且不断有新的种类涌现,毒贩为了推销他们的产品,会把这些产品做得像糖果一样漂亮诱人。贪慕虚荣,赶时髦,毒贩会有意识把一些时尚元素和毒品建立联系,营造一种吸毒是时尚的错觉,来吸引那些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借助吸毒逃避现实,寻求解脱,一些年轻人因为压力过大或者缺乏父母关爱,家庭关系冷漠,希望摆脱生活中的情绪困扰,来借助毒品逃避烦恼。交友不慎,迫于朋友的压力,担心拒绝朋友会遭到冷落而被动接受毒品。赌气或逆反心理,毒贩正是利用这种心理,使出激将法让青年吸毒。误以为毒品可以用来提神、减肥,新型毒品中的兴奋剂的确在短时间内会有兴奋作用,但代价是脑神经的严重损伤和要紧过后的嫉妒沮丧和虚脱,而毒品造成的消瘦,绝对是以损害身体和精神健康为代价的。王伟建议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不良嗜好,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拒绝。

  刘晓政首先带领大家观看了普法微动画《毒品,其实离我们并不远…》,随后对微动漫中展示的《多彩电子烟吸起来很上头?小心是合成大麻素的新型毒品》等新型毒品的案例进行详细解读。刘晓政表示青少年热衷于追求新奇事物、寻求刺激生活,但对新类型毒品危害性认识不足,很容易陷入毒品的深渊。刘晓政建议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要增强遵守法律法规意识,严守法律红线,坚决远离毒品,共同营造绿色无毒社会环境。

  西城法院一直探索大数据“群众需求研判—普法精准供给”路径,提供线上线下个性化、定制化的普法产品,为辖区街道、学校、企业、机关提供“普法菜单”,就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系列普法活动,本次普法活动精准满足辖区学校、社区青年汇的普法需求。会后,社区工作者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热烈提问,两位法官助理一一进行了解答,并与大家深入探讨交流。

  

  


原文链接:https://bjgy.china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2/06/id/676187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通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法律通讯网 w.fl-t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