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苏州市相城区司法局积极探索社区矫正多样化教育模式和多元化教育方式,以专题学、分类学、沉浸学、交流学等形式,不断提高社区矫正教育矫治质效,有效预防脱、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发生。
一是把牢重点专题学。全面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将学习教育灵活贯穿社区矫正教育管理全过程,积极组织各司法所(办)对在册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教育。坚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结合个别谈心教育、重点人员实地走访等契机,向社区矫正对象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提升矫正对象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觉悟和感恩情怀。同时结合社区矫正工作实际,灵活运用各类载体,组织辖区全体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社区矫正法集中学习教育,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对象的在刑意识和身份意识。截至目前,全区共计开展社区矫正法专题宣传教育36场,参与人数617人次。
二是精准定位分类学。将社区矫正对象按照年龄、性别、职业等属性划分类别,针对不同类别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不同内容的法治道德、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依托“律师+社区矫正”服务机制,组织律师走访涉企社区矫正对象37人,为涉企社区矫正对象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研判法律风险,开展相关主题法治讲座15场,出具法治“体检报告”10余份。针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借力社会专业力量,以“认识情绪管理”为主题,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更好的帮助其回归社会和健康成长。截至目前,针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禁毒教育、疫情防护、民法典学习等各类主题教育30余场次。
三是活化形式沉浸学。探索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开展线上学,利用VR技术构建多种虚拟现实生活、监狱生活等教育场景,开展酒驾醉驾专项整等VR体验,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沉浸式矫正教育,达到精准教育效果。建立相城区社区矫正教育平台,开设党政国情、警示教育、创新创业、心理重建、社会公德、现身说法等多样主题栏目,社区矫正对象通过网络在线点击即可按需选学,有效满足不同社区矫正对象的知识需求。同时积极拓展公益活动形式和内容,联合各司法所(办)开展“做公益·行善事”系列活动,累计组织10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到敬老院、法治文化公园等开展公益服务劳动15次,引导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
上一篇:南通首家法律服务产业园投入使用
下一篇:溧阳开展精彩呈“宪”法律门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