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梨树县人民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吉林重要讲话精神,将黑土地保护利用作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设立黑土地保护服务点、开展“法官进网格”、探索共享解纷、推进诉源治理,人民法庭建设为守护“黑土粮仓”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日前,梨树县法院人民法庭建设案例《筑牢司法根基 守护“黑土粮仓”》被选入《最高人民法院“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积极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篇》。据悉,本次入选是吉林省人民法庭建设案例连续第三次被最高人民法院选入《全国法院第三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吉林省梨树县人民法院
筑牢司法根基 守护“黑土粮仓”
案例点评:吉林省梨树县人民法院坚持审判主业,将黑土地保护利用作为人民法庭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设立黑土地保护服务点、开展“法官进网格”、探索共享解纷、推进诉源治理,有力守护“黑土粮仓”。
梨树县是全国粮食生产五强县之一,也是黑土地保护利用的试验田。近年来,梨树县人民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吉林考察梨树重要讲话精神,将黑土地保护利用作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辖区法庭坚持审判主业“一以贯之”、诉源治理“两轮驱动”、便民利民“三措并举”,为守护“黑土粮仓”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一、延伸审判职能,“一以贯之”服务乡村振兴发展
梨树法院在黑土地保护利用迈向法治化轨道、服务构建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等方面“一以贯之”持续发力,设立26个黑土地保护服务点,开设黑土地保护活动专刊。出台《关于为黑土地保护进一步提供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的十项措施》,从打击违法行为、便捷司法服务、开展法律援助、组织专题宣传等方面,完善机制建设、落实工作举措。同时,与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1对1”对接,在规模较大的经营主体中设立“签约法官”,针对土地经营权流转、农业生产资料购置、破坏黑土地资源等8大类18项问题提供“点对点”服务,助力经营主体规范化运行。
二、强化源头预防,“两轮驱动”深化基层诉源治理
梨树法院作为全国法院“三进”工作试点单位之一,打造了集分流、化解、调解为一体的“三进”平台。辖区法庭发挥在平台中的“支点”作用,以“三进”平台+“网格”服务两轮驱动,广泛邀请村镇干部、农民合作社、地方乡贤入驻,组建了一支千人精干调解队伍,合力打造了“云治梨树”诉源治理品牌。24个乡镇、345个行政村,累计369个基层治理单位全部入驻,协同开展黑土地保护纠纷诉前化解工作,指派案件529件,成功化解500件,化解成功率达95%,实现从源头上解决黑土地保护纠纷问题。创设“法官进网格”工作模式,按照“一员多格”配置要求,形成覆盖县域网络的便民服务平台。开展网格“百姓说事”“云端普法”活动,建立“网格+调解”和“巡回审判”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整合网格信息,共享网格资源,有效提升司法服务黑土地保护精准度。
三、精准靶向聚焦,“三措并举”满足群众生活需要
梨树法院辖区法庭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便于”工作原则,“标准建设+共享解纷+巡回审判”三措并举,围绕黑土地保护,聚焦涉农案件,着力提升群众司法获得感。一是加强诉讼服务标准化建设。立足“人性化”“信息化”“集约化”,设置法律咨询台、便民服务区,为涉农纠纷案件开通“绿色通道”,为黑土地保护纠纷开辟“专门通道”。二是依托科技法庭力量,开启“共享”解纷模式。针对群众往来法庭诉讼不便问题,建立村镇联系点,指导当事人线上操作,通过云上法庭进行在线调解和远程视频庭审。与司法、工会、妇联等部门建立常态化联系,探索“共享法庭”建设,通过线上链接,信息资源共享,展开共享黑土地解纷新篇章。三是设立巡回审判点、法官说法点,继承和发扬马锡五审判方式,打造最便捷贴心的黑土地“田间法庭”。一年时间,377场巡回审判和法官说法,不仅为群众带去便利,还针对黑土区玉米连作、秸秆焚烧导致的土壤退化及衍生的环境问题强化普法宣传,提升群众依法保护黑土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