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通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牢记嘱托 砥砺作为丨以法之治护佑大美吉林

时间:2022-06-29   作者:佚名   来源: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  

  

  以法之治护佑大美吉林

  

  吉林法院牢记总书记嘱托砥砺担当作为

  之环境资源保护篇

  

  

  青山碧水、黑土林海、寒天冰雪既是大自然赐予吉林的“俏丽容颜”,更是新征程上吉林谋求振兴发展的“优势资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情牵这片黑土地,关心关注吉林发展,曾三次来吉林考察调研,为吉林发展精准把脉、定向指路。

  每次到吉林,习近平总书记都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坚持绿色发展。

  牢记嘱托,更要践行嘱托。擦亮吉林生态文明底色、守好生态财富优势,吉林法院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务实举措,以司法之力保障生态强省战略实施的积极作为不缺席、不迟到、不懈怠,正呈现出点面开花,纵深推进之势,探索走出了一条构建新时代吉林特色生态治理司法体系的新路。‍

  

  多维度发力护航“绿色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5年7月到吉林考察时,就重点谈及了生态保护。他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综合治理措施,落实目标责任,推进清洁生产,扩大绿色植被,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总书记的嘱托指引着吉林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全省各级法院助力生态强省战略实施的司法实践也次第展开。吉林高院印发了《关于为加快建设生态强省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制定了19条司法保障意见,围绕打造更高质量的生态经济发展体系、更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更加稳固的生态系统安全体系、更加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四项重点任务,提出明确具体的司法保障意见。

  2021年1月,吉林高院牵头与省检察院、省生态环境厅等共11个部门共同成立了全国首个省级环境治理司法协同中心,中心通过加强成员单位在资源信息共享、一体化平台共建、矛盾纠纷共调等方面配合协作,有效促进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司法权与行政权有效衔接,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合力。

  依托府院联动工作机制,吉林高院积极参与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各项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关于建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与检察公益诉讼制度衔接机制的若干规定》等多个文件,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

  各地法院则以生态保护和修复上着力点,因地制宜,积极构建吉林特色生态修复体系:长春林区中院积极探索完善“复绿补种”工作机制,2018年至今共签订“复绿补种”协议164件,补种株数57500株,补种亩数886.74亩;通化中院探索在哈泥河区域设立集普法、警示、修复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修复基地,建设“替代性修复”和“异地补植”环境公益诉讼林;辽源中院与四平中院就东辽河区域生态司法保护共同签署司法保护协作框架协议,加强对东辽河生态环境的保护……

  为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吉林法院不断健全完善环境资源审判机制,加强专业化建设,率先在省高院独立设置环境资源审判庭,采用“三合一”的归口审理模式,并积极探索与其他审判及立案、执行等业务部门的分工合作的协同审判工作机制,保障环境资源案件审判执行高效运转。

  截至目前,全省各级法院共建立8个环境资源审判庭、77个环境资源审判团队、1个环境资源人民法庭,基本实现“三合一”归口审理,保障了环境资源案件审判专门化。当前,吉林高院正积极参与“长春智慧法务区建设”工作,筹备设立长春环境资源法庭,推动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

  

  

  量体式服务擦亮“金字招牌”

  

  查干湖这个名字源自蒙古语,意思是“白色圣洁的湖”,它是我国十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吉林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

  

  这些年,查干湖的水质与环境越来越好,这里不止有“冰湖腾鱼”的盛景,更有蓝天、白云、芦苇、天鹅、湖鸟。拥有独特渔猎文化和旖旎风光的查干湖逐渐成为了“爆款”旅游胜地, 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查干湖考察时强调,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要扎实走下去。他希望乡亲们守护好查干湖这块“金字招牌”,让生活“年年有鱼”。

  每年冬天是查干湖进行大规模渔业生产的黄金时间。2019年查干湖冬捕节开幕式当日,坐落在景区中心地带的查干湖生态旅游和环境资源法庭揭牌成立,成为司法助力“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的又一生动实践。

  近年来,吉林高院十分注重加强查干湖生态旅游和环境资源法庭建设,将其作为全省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先导,积极探索人民法庭标准化、绿色化发展之路。

  2021年,吉林高院印发《关于支持前郭县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十二项司法措施》,提出建设查干湖环境资源审判实践教育基地、构建西部河湖连通区域司法联动机制、组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司法保护研究中心等实际举措,依法支持前郭县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助力东北西部生态经济带协调发展。

  今年,松原中院牵头与当地检察、公安、司法行政、生态环境执法、水利等单位和部门就构建以查干湖为核心的河湖连通司法协作机制进行了会商,通过加强协同合作,加大对以查干湖为核心的河湖系统的司法保护力度。

  在吉林高院指导下,松原中院还牵头与省内松花江流域的六家中院积极开展松花江流域司法保护的协作工作,将对查干湖的司法保护,从点延伸到线,再扩展到面,着力打造查干湖司法保护特色品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的独特资源和优势,推进寒地冰雪经济加快发展。

  2021年1月,吉林高院立足实际发出《关于进一步为吉林冰雪产业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通知》,要求全省法院针对辖区冰雪产业发展的司法需求,积极主动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保障,畅通立案绿色通道,持续优化“互联网 诉讼服务”机制,积极推动多元化解纠纷,依法保护游客合法权益,助力吉林打造世界冰雪产业高地和冰雪旅游目的地。

  

  

  网络化保障守护“黑土粮仓”

  

  黑土是地球上最肥沃、最珍贵的土壤,是大自然赋予吉林的宝藏。

  

  2020年盛夏,再次踏上这片丰饶的黑土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第一站就是四平市梨树县。这里是全国粮食生产五强县之一,也是黑土地保护利用的试验田。

  总书记调研察看黑土地保护情况后,语重心长地说,“东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是‘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黑土高产丰产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肥力透支的问题。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留给子孙后代。梨树模式值得总结和推广。”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吉林高院高度重视黑土地司法保护工作,工作中注重牵头抓总,通过充分调研,统一裁判规则等多种方式,指导全省各级法院审理好涉黑土地保护案件。同时将黑土地保护工作纳入全面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的实施方案中统一部署。

  2021年,吉林高院在全省法院全面推广“法官进网格”工作机制,1866名基层法官全面对接辖区基层网格,形成“网格吹哨、法官报到”工作新模式,全力打造黑土地司法保护网络。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黑土地保护纠纷问题,在吉林高院的指导下,全省各级法院积极开展黑土地纠纷诉前化解工作,特别是梨树县法院将黑土地保护利用作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注重在服务中有效延伸审判职能,设立26个黑土地保护服务点,出台《关于为黑土地保护进一步提供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的十项措施》,探索共享解纷、推进诉源治理。

  梨树县法院按照“一员多格”配置,开展网格“百姓说事”“云端普法”活动,建立“网格+调解”和“巡回审判”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并广泛邀请村镇干部、农民合作社、地方乡贤等,组建了一支千人精干调解队伍,协同开展黑土地保护纠纷诉前化解工作,化解成功率达95%,有效提升司法服务黑土地保护精准度。

  同时,与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1对1”对接,在规模较大的经营主体中设立“签约法官”,针对土地经营权流转、农业生产资料购置、破坏黑土地资源等8大类18项问题提供“点对点”服务,助力经营主体规范化运行,有效推动“梨树模式”良性发展。

  辖区基层法庭则围绕黑土地保护,聚焦涉农案件,“标准建设+共享解纷+巡回审判”三措并举,为黑土地保护纠纷开辟“专门通道”,与司法、工会、妇联等部门协作探索黑土地纠纷“共享法庭”解纷模式,继承和发扬马锡五审判方式打造便捷贴心的黑土地“田间法庭”……

  此外,围绕黑土地保护工作,吉林高院先后组织召开法治化黑土地保护座谈会,对黑土地司法保护模式进行研讨;充分调研形成《全省法院黑土地司法保护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在总结梳理案件数据和分析研判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眼下的吉林

  生态共识广泛凝聚

  绿色发展猎猎风起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总书记的谆谆叮嘱和殷殷期盼中萃取绵绵不断的智慧力量,助力吉林实现“青山”与“金山”双赢,全省法院人奋进的脚步从未停歇。

  

  


原文链接:http://jlfy.china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22/06/id/675170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通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法律通讯网 w.fl-t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