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辉南县人民法院朝阳人民法庭化解了一起因车辆“开门杀”引起的交通事故纠纷,通过法官的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同时也为双方当事人敲响了交通安全的警钟。
司机卢某将小型轿车停靠事故路段车位(未规范停入车位)一段时间后,乘客杨某未观察后方情况,从左侧开门下车时,与后方同方向贺某驾驶的电动自行车刮撞,造成贺某受伤,车辆损坏、物品损失的道路交通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贺某无责任,卢某负事故次要责任,杨某负主要责任。
卢某驾驶的车辆登记在姚某名下,车辆未投保交强险。贺某伤后住院8天,入院诊断为头面部、双手、腹部、左侧膝部软组织挫伤,左眼挫伤。双方就赔偿事宜进行多次协商,未能达成一致,贺某遂提起诉讼:要求姚某和卢某在交强险限额内赔偿其各项损失共计13409.77元;要求卢某和杨某对交强险以外的各项费用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承办法官收到诉状后,第一时间对案件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经了解,姚某已将车辆卖给某公司但未过户,卢某系某公司雇佣的司机,该车辆未投保交强险。
根据案件事实情况以及责任划分,法官对双方进行了诉前调解,在法官耐心的讲解以及释法明理之下,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杨某同意赔偿贺某损失13000元,给付方式为分期给付,贺某撤回对卢某和姚某的起诉,这场纠纷成功化解。
法官提醒
停车、开车门、下车就是这些平常的小动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会酿成交通事故。如何避免“开门杀”?
驾驶人和乘车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养成良好的规范停车习惯,停车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的通行;2、驾驶人停车时要提前提醒乘客从右侧开门下车;3、开门前从后视镜观察后方来车情况。
非机动车和行人应做到以下几点:1、走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2、经过车辆时要减速慢行;3、保持与车辆之间的横向安全距离。
上一篇:多元解纷丨“他撞了我的房子”
下一篇:如我在诉丨暖心调解 感受司法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