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通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动态 > 正文

石棉法院:“执行+人道救助”持续拓宽执行救助渠道

时间:2024-12-03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长安网  

  “十分感谢石棉县红十字会和石棉法院的救助让我渡过难关。”近日,雅安市石棉县法院执行局收到一面特殊的锦旗,来自一位申请执行人……

  

  

  

  当事人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判被告赔偿其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5万余元赔偿款,但被告迟迟并未履行赔偿义务。执行法官遂到被执行人住所地实地走访,经向村组干部核实,了解到被执行人及其妻子均在当地打零工维持家庭开支,无其他收入来源,住房破旧,确无履行能力。

  

  “执行不能”为困难当事人关闭了一扇门,因此,石棉法院及时运用“执行+人道救助”机制,又为他们重新打开一扇窗,为申请执行人及时申请10000元善款用作后期康复治疗。

  

  什么是“执行+人道救助”?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执行工作是司法的最后环节,是胜诉当事人实现权益的最终保障。但在执行工作实践中,往往由于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等客观原因致使部分困难当事人无法得到真金白银的兑现。一边是生活陷入困境的申请执行人对胜诉权益兑现的殷切期盼,另一边是被执行人不具备履行能力的现实僵局,这些都是“执行不能”的真实写照。

  

  

  

  2022年,石棉县法院联合石棉县红十字会在全省率先创建“执行+人道救助”机制,该机制创建的目的在于拓宽“司法救助”渠道,弥补司法救助资金的不足,让更多生活困难的申请执行人获得救助的机会。

  

  “执行人道救助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定向捐赠,救助对象为“执行不能”案件的困难申请人。救助资金由石棉县红十字会统一管理和审批发放,法院负责救助案件的筛选和报送,救助申请人获得救助后,人民法院执行到位的执行款还将回流至执行人的救助资金账户,实现善款持续接力传递。

  

  “执行+人道救助”机制成立以来,石棉县法院和石棉县红十字会持续倡议社会各界募集善款,定期开展救助工作,截至目前,共向21位困难申请人发放救助金11.82万元,缓解了部分困难当事人的燃眉之急,传递向上向善社会正能量。

  

  救助不是执行的终点。下一步,石棉法院将持续巩固开展、扎实有效推进“执行+人道救助”工作,增强与石棉县红十字会联动协作,不断探索拓宽执行救助渠道,加大执行救助力度,真正做到“救”在急需处,“助”在心坎里。(杨永杰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杨棕贤)

  


原文链接:https://www.sichuanpeace.gov.cn/dfdt/20241203/292872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通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法律通讯网 w.fl-t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