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法律通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聚焦 > 正文

护航农垦发展 打造宜居环境 益阳大通湖区检察院守护民生重点工作综述

时间:2024-11-04   作者:佚名   来源:湖南长安网  

  大通湖有“五十年代垦荒、六十年代种粮、七十年代办工业、八十年代农工商、九十年代奔小康”的农垦历史,农垦文化和农垦精神是大通湖的文化标志和精神内涵。近年来,大通湖区检察院紧紧围绕大湖环境和农民利益保护,质效并进强监督,开拓创新解难题,着力在依法治区、为民服务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坚持全面防治

  守护良好生态

  有着“洞庭之心”美誉的大通湖,是湖南水域面积最大的内陆湖泊。在洞庭湖乃至长江大保护中占据重要生态地位,哺育着湖区的一方生灵。在守护大通湖碧水的征途中,区检察院勇担使命,坚定地走在“捍卫每一滴湖水清澈”的道路上,抒写对自然的深情承诺。目前,已立案公益诉讼案件45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7件。所有接到建议的行政机关均在诉前完成了整改,同时提起公益诉讼9件,100%获法院全力支持,彰显了司法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

  

  检察长与河(湖)长一起巡湖。

  今年8月,金盆河水面长满水葫芦,塞阳河西支金盆镇与沅江四季红镇相邻水域也被大面积覆盖。区检察院立足保护生态系统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认真调查核实,依法向区农水局制发检察建议,促成对金盆河及塞阳河水域进行清理。针对外来物种和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开展专项监督,立案两件,督促行政机关清理加拿大一枝黄花3亩。制定全区高标准农田外来生物入侵防治规划,为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筑起坚实防线。

  区检察院持续关注区内养殖尾水处理,跟进“绿环”工程进展情况,消除农业面源污染。就生猪养殖污染问题进行专项排查,通过向生态环境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相关企业完善污染防治设施。共清退不符合条件的生猪养殖企业两家。严厉打击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立案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及民事公益诉讼支持磋商案件共计9件。对非法捕捞水产品的当事人,不仅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还通过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责令其采取增殖放流、赔偿生态环境损失费等措施,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至今,已放流7万尾鱼苗,追偿生态损害赔偿金17万余元。

  为深化生态保护协作,行政+司法的联动机制,深化河(湖)长+检察长的协作机制,携手共筑河湖保护的铜墙铁壁。

  坚持因地制宜

  巩固提升农业

  田地丰则仓禀实,仓禀实则天下安。区检察院牢记“国之大者”,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坚守本土优势,聚焦耕地、农资安全、地方农业品牌的守护,为农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今年5月以来,区检察院的检察官调取2012以来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资料,深入调研4个乡镇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情况,发现5大类共13个问题。通过携手上级检察机关,一体化办案,形成合力,每一个问题都得到妥善解决,让高标准农田真正成为了丰收的摇篮,以法治之力守住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农资安全对于保护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区检察院联合公安、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共同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让农资销售市场回归秩序井然。针对进货销售台账不全、超范围经营限制农药等共性问题,及时向区农水局提出检察建议,并持续跟进监督,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大闸蟹、稻虾米等特色农产品,是大通湖引以为傲的瑰宝。区检察院与法院、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紧密合作。以保护大通湖大闸蟹、稻虾米等地方品牌为重点,通过信息共享、联合监督、座谈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共同构建起知识产权保护的坚固长城,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知识产权保护中的难题,让地方品牌更加闪耀,为农业的发展增添无限可能。

  坚持塑形铸魂

  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的征途上,区检察院与村民心手相连,共同绘制着一幅幅美丽动人的乡村新景。首先是聚焦乡村环境,让美丽成为乡村的新名片。通过多方协调沟通,成功争取了50多万元的项目资金,这些资金如同春雨般滋润着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沟渠护坡更加坚固,淤泥得以清理,旱地变得平整,危桥焕然一新,主干道变得更加宽敞平坦。同时,积极助力“六个一”美丽庭院改造工程,让村民们的居住环境焕然一新。

  老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是家庭的坚强后盾。区检察院特别关注老年群体的生活状况。结合检察建议,加强了对老年人退休待遇、低保补贴、养老服务等案件的监督,确保每一分钱都能用到实处。此外,定期对养老机构进行专项检查,从食品、饮用水到住宿、消防安全,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与相关部门沟通,共同消除安全隐患,让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

  

  防电诈宣传屋场会。

  法治建设的道路上,大通湖区检察院同样不遗余力。以金盆镇增福村为重点,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引导村民们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通过屋场会等贴近群众的形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禁毒、反电信诈骗等方面的法律知识,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同时,培养乡村“法律明白人”,让他们在宣传政策、化解矛盾、参与治理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于非法捕捞、非法狩猎等多发违法犯罪类型,在村委会举行公开听证,让村民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力量就在身边。


原文链接:https://www.hnzf.gov.cn/content/646855/96/1441966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通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法律通讯网 w.fl-t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