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司法部发布决定表彰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首都司法行政系统8个集体13名个人荣获表彰,今天一起来看,获评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清河分局前进监狱姚一平背后的故事。
姚一平
姚一平参加工作21年,一直扎根监区一线,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六次,嘉奖六次,多次被北京市委政法委、市监狱(戒毒)管理局评为“专项工作先进个人”。他用满腔热血书写青春,用实际行动诠释忠诚,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展现新时代首都监狱戒毒人民警察的风采和担当!
一、立足岗位善作为 尽心履职显担当
姚一平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立足本职工作,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无论是上级出台的规章制度,还是与改造罪犯有关的最新理论研究,亦或是老民警的经验交流,他都时刻关注着。他深学细悟理论知识、牢记老民警的处理方法和技巧……刻苦钻研、虚心求教,在经历无数个加班“补课”和实践“磨砺”中,姚一平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不断提升,成为了改造罪犯的“行家里手”。
二、因材施教促改造 重塑新人是目标
“让罪犯真正认罪悔罪,将他们带上正常的回归之路,是我最大的心愿。”
姚一平对监区每名罪犯的改造情况都烂熟于心,并根据每个罪犯的情况量身制定教育转化方案,重点抓住罪犯入监关键节点,规范入监管理流程,强化身份意识教育,教育引导罪犯从心底认识到自己的过错给社会、他人造成的伤害,使其萌发悔改之心,踏实接受改造。
三、细致入微悉心部署 筑牢监管安全稳定底线
姚一平坚持“最危险、最顽固和心理异常罪犯,都要亲自谈”的工作要求,努力把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他严格落实民警责任制,将清监查舍、安全设施排查、罪犯教育谈话、罪犯班务会等监管措施落实到每一位主管民警,严防监管盲区。他抓实抓好狱情分析会,认真分析犯群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典型个案,疑难案件,逐个讨论并提出对应管控措施。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他身先士卒放弃休息,参与封闭执勤,牢牢抓住党支部建设这根“定海神针”,做好民警心理疏导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全体民警顾大局、识大体,主动担当奉献,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筑牢监管安全稳定底线。
四、坚持公正文明执法 将法治理念贯穿始终
作为党支部书记,姚一平坚持“公正文明执法是监狱工作生命线”的理念,他始终用党纪国法约束自身工作生活,带头学习规章制度,时常教育引导监区民警自觉做到“不踏法律红线、不碰执法高压线、不踩履职警戒线”,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同事负责、对单位负责的态度,坚持将法治理念贯穿于日常执法管理的全过程,真正练就“金刚不坏之身”。
上一篇:“益”路前行 传播法治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