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双普法”责任制落实,门源县积极探索“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具体抓手,推行“执法+普法”模式,将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有机结合,坚持执法开展到哪里,普法“阵地”就开设在哪里,推进普法嵌入执法全过程,以“执法+普法”同步、“力度+温度”相融、“常态+长效”共进的工作模式,绘就执法为民“实景图”。
稳固执法、普法“双驱动”基础,形成法治建设“助推器”。加强行政执法资格管理。严格按照标准开展执法证件申领和审验工作。完成2024年度全县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及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工作,全县共有75名行政执法人员通过省司法厅的执法证审核、考试,切实推动了行政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常态化开展执法队伍培训。积极组织参加中央、省州行政执法专题培训班,组织开展全县行政执法培训班,各执法单位常态化开展执法人员集中培训学习,构建起上下一体贯通的培训学习体系,全县共开展“培训+学习”30余场次,做到行政执法人员全覆盖,切实提高各领域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执法普法一体化,不断提高执法人员运用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释疑解惑、释法说理的能力和水平,使行政执法人员手中“所执之法”变为口中“所普之法”。
拓展执法、普法“双渠道”形式,掌握执法为民“金钥匙”。坚持实时动态普法。创新开展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实时普法活动,实现普法与执法双向互动、深度融合。加强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把向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的普法融入执法程序中,把执法现场变成普法现场,以规范执法促进精准普法,以深度普法推动文明执法。加大以案普法力度。落实执法人员以案释法制度,健全以案普法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典型案例向公众进行法律解读,将“书面语”转为“聊家常”的形式向村民宣讲法律法规内容,使典型案例成为基层民众接受法律教育的“公开课”。县公安局全面推动“执法执勤+普法”工作模式落到实处,把普法宣传、警示教育与执法办案有机结合,以案为鉴、以案示警、以案释法,真正达到办理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良好效果。
坚持执法、普法“双靶向”作战,蹚出依法善治“新路径”。以执法单位为主线,多部门联动,以“谁执法谁普法”的责任意识有效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神经”。探索部门联合执法、跨领域执法新思路,着力构建联合执法工作新格局,县应急管理局立足企业复工复产和重点时段安全生产工作实际,采取“专家+服务+执法+培训+宣传”的执法监管新模式,开展重点执法检查和专项执法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县市监局联合公安、农牧等部门召开了门源县食药环“刑行衔接”联席会议,达成了食药领域案件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检查等衔接意向。县农牧局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双随机、一公开”、集中专项行动等开展农牧水利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推进农牧水利“执法监管+普法惠民”工作。县司法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诉前联调、多元调解机制等调解联动机制作用,在调解过程中,加强对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及相关人员的普法宣传,进行释法析理,把调解的过程变成普法的过程,促进当事人在调解中学法,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