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不用来回跑着打官司,不出交警队大院就全部调解好了。”8月5日,在利辛县道路交通事故多元化解中心门前,事故当事人徐女士感叹道。
原来,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徐女士与李先生驾车相撞,导致徐女士车辆受损。后因赔偿金额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两人来到位于利辛县公安局交管大队院内的利辛法院道交事故多元化解中心,调解员当日便通过线上方式与保险公司联络员、交管大队值班交警取得联系。通过法庭、交警、保险、道交当事人四方线上信息共享和矛盾互商,保险公司联络员快速完成车辆维修资料审核,徐女士与李先生现场签署调解协议,后续保险公司将按期完成理赔工作。
据了解,利辛法院于2018年6月成立了利辛县道路交通事故多元化解委员会,并在县公安局交管大队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以下简称道交事故多元化解中心),将全县的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全部归入道交巡回法庭开展专业化、精细化审判。道交巡回法庭具备独立的科技法庭、办公场所、专门的调解室,可为当事人提供立案登记、司法调解、在线鉴定、案件审判等“一站式”服务。
在依托道交巡回法庭的基础上,道交事故多元化解中心整合了交通警察、法院特邀调解员、律师、保险公司等多方力量,集中办公,多窗口联动,提供事故责任释明、法律咨询、诉前调解、保险理赔等“一站式”处理的综合服务,做到内外结合,既提供法律咨询,又解答当事人关于损害赔偿范围以及赔偿标准等问题,帮助当事人正确理解法律规定,引导当事人依法维权。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多涉及到伤残等级及相关时间内的误工、护理、营养费用评定等鉴定,而当事人单方委托的鉴定意见,大多不能让双方当事人予以认可。为加快案件审理速度,道交巡回法庭创新“诉前鉴定+”工作模式,由道交巡回法庭在当事人提交诉前调解材料时,及时对其提供的证据材料予以审查,并组织双方对人身损伤、财产损失等相关证据进行质证,引导当事人进行诉前鉴定。
诉前鉴定和诉前调解的有机组合,不仅有助于降低诉讼成本,缓和双方矛盾纠纷,还顺利实现了案件繁简分流、快慢分道,有效整合了司法资源,集中力量攻克疑难重案,助力高效结案。
江苏省淮安市人黎某,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羁押于亳州市看守所。按照相关标准,黎某应赔偿被害人30余万元。但黎某家庭比较困难,尚有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且丈夫下落不明,无力赔偿。而被害人方面坚持赔偿不能少于20万元。受理该案件的调解员了解情况后,决定联系办案检察官一同远赴黎某家中进行调解,经多方打听接触到黎某丈夫的继父,在接连三次登门做其思想工作后,成功让他代为赔偿了17万元。随后调解员又积极帮助被害人申请到司法救助款3万元,凑齐了被害人心理预期的20万元,这起案件得到圆满解决。
在道交事故多元化解中心,当事人可以自主选择自行和解、交警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或者裁判等多种纠纷解决途径。双方当事人自愿进入调解程序的,积极组织调解。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交警、保险理赔公司人员联合协调,对法律条文理解存在争议的,邀请道交巡回法庭法官释法析理;对因赔偿金额差距僵持不下的,以“无讼社区”创建为抓手,主动联系属地政府、社区(村)干部参加,聚合力、化争议、促共识,全力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据不完全统计,该中心自成立以来,已累计调解案件9073件,调解成功8747件,成功率96.41%,主动履行赔偿金额达2亿余元。与此同时,该中心对诉源治理也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及时有效地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缓解了人民法院案多人少的突出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