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有纠纷、邻里有矛盾,去哪里评理?在铜陵市义安区钟鸣镇牡东村,“百姓评理说事点”如今不仅是说事点,还成为了社情民意收集点、法律政策宣传点、矛盾纠纷化解点。
7月12日,记者走进牡东村的“百姓评理说事点”,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五心调解解矛盾”几个大字。
“热心接待、公心说法、交心沟通、恒心调处、真心化解,做到‘五心’,群众才能和你交心,矛盾就能及时化解。”铜陵市义安区钟鸣司法所负责人李建华说,“五心”调解法正是“百姓评理说事点”有效为民解纠纷的秘诀所在。
今年3月,牡东村垄上组80多岁的牧大爷和60多岁的陈女士因为自留地权属纠纷闹得不可开交。“双方不仅发生了口角冲突,牧大爷还跑到陈女士家里砸坏了窗户玻璃,光报警就多达四次。”牡东村治保主任曹勉说。
原来,在村里的一处半山腰上有一片半亩见方的茶园,双方均说是自己开荒种植的茶树,因茶园位置偏僻且时间久远,外人也无从知晓具体情况。牧大爷因此事在“百姓评理说事点”找到李建华时,情绪十分激动。
“我首先详细了解了纠纷的来龙去脉,询问了双方的诉求,摸清楚了情况后我提了个假设——要不把茶树全部铲除,结果两人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反应。”李建华说,自己根据两人的反应进一步明确判断,并针对性提出化解方案,最终促使纠纷于6月份得以顺利解决。
“依托‘百姓评理说事点’,用好‘五心’调解法,去年我们解决了多起重大疑难纠纷呢。”李建华介绍,“百姓评理说事点”是人民调解工作载体,通过设立遍布城乡的点,建立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渠道。各级调解组织在听民意的过程中捕捉、反馈、预警矛盾纠纷信息,把人民群众诉求等社情民意收集上去,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还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引导群众依法办事,合理表达利益诉求。
“我们已探索建立了105个‘百姓评理说事点’。”铜陵市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科长徐济国表示,“百姓评理说事点”为人民群众搭建了说事、议事、调事平台。下一步,他们将持续深入推进“百姓评理说事点”建设,健全完善相关工作机制,积极推广“五心”调解法,让“百姓评理说事点”在促进基层和谐稳定中发挥更大作用。
稿件来源:2022年7月20日安徽日报融媒体